今年6月,突然开通社交账号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韦东奕凭4秒短视频涨粉2000万,引爆全网。大家连带关心的还有他的口腔疾病——牙周炎。看着年纪轻轻的“韦神”牙齿告急,大伙难免牙关一紧。要提醒的是,还真别小瞧这种病,牙周炎不仅仅是口腔里的“沉默杀手”,更事关全身健康。
牙周炎是一种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炎症疾病,主要造成牙齿周围的软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和脱落。目前,牙周炎是全球成年人牙齿缺失的头号“元凶”。我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群中,牙周健康率不到10%。35岁以上的成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30.6%。
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研究证明,牙周感染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因此,积极防治牙周炎,不仅是守护口腔健康的关键,更是筑牢全身健康防线的重要一环。
口腔异味明显,可能是牙周炎作怪
既然牙周炎危害这么大,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牙周问题?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炎会引起牙龈的炎症充血,之后牙龈颜色从健康的浅粉色变成鲜红或暗红色,质地变得松软。我们在刷牙、使用牙线或咀嚼较硬食物时,触碰到红肿的牙龈,就会出现出血的症状。不过,这种出血往往是一过性的,并不是持续的流血不止,也没有明显的其他不适。因此,牙周炎的初期阶段的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
牙周炎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口腔异味。因为,患者口腔内会有大量牙石和细菌堆积,而且,牙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导致牙缝变大,容易出现食物嵌塞。细菌代谢产物加上嵌塞食物的腐败,会产生牙周炎患者特有的口腔异味,这种异味不是通过刷牙能改善的。所以,当出现明显的口腔异味时,要想想是不是牙周炎在作怪。
如果我们一直忽视牙周炎症,任其发展加重,就会出现老百姓常说的“上火”症状,也就是牙龈红肿、疼痛,牙齿咬物有明显的浮出感,咀嚼食物疼痛或使不上力。如果这时候不及时就医治疗,仅仅吃一些“消炎药”,也许症状能够暂时缓解,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些症状容易反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牙齿的松动和脱落。牙周炎造成的牙齿松动和牙周组织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形成,就再也回不到原本健康的牙周状况了。
及时治疗别拖延,不同程度都“可治”
牙周炎这么可怕,有什么方法应对它?
对付牙周炎最关键的就是及时就医,寻求医生专业的治疗帮助。专业的牙周医生会进行口内检查,通过口腔的卫生状况、牙周状况,辅以必要的口腔X线片或口腔CT检查,来判断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再给出专业的治疗意见。
一般及时就医后,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教会患者正确的菌斑控制方法。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对牙周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养成早晚刷牙,每次至少3分钟,坚持使用牙线或者牙缝刷,必要时可利用冲牙器进一步辅助清洁口腔。通过自我维护,保持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牙周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除了口腔卫生指导外,医生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检查后被诊断为轻度的牙周炎,是可以通过洁治来控制炎症的。牙周洁治能去除牙齿表面的结石和细菌,恢复健康的口腔环境,控制牙菌斑,消除炎症,阻止牙周炎的进展和复发。
如果牙周炎症较重,简单的牙周洁治不能很好地控制炎症,也不要焦虑,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牙周治疗,也就是龈下刮治,去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牙结石。这种深度的清洁是要将器械探入牙周袋内通过超声和专门的刮治器械来完成,可能会有不适,但不要害怕,医生可以在口腔局部麻醉状态下完成治疗。
完成这些牙周的基础治疗后,还需复查评估,如有治疗效果欠佳或病情相对较重的情况,会建议患者进入下一阶段的手术治疗。最常见的牙周手术就是翻瓣清创术,通过手术彻底地进行清创去除炎症组织,去除牙结石和细菌,促进组织的愈合。
拔牙并非终点,及时种植重建牙周环境
当牙周炎非常严重时,就可能要面临拔牙。患牙如果非常松动,经医生判断为无保留价值的,就会被建议尽快拔除,以达到控制牙周炎症、阻止牙周进一步破坏的目的。
牙周炎患者拔牙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但拔牙不是终点,拔牙后还要及时通过种植牙修复或其他修复方式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因为,缺牙后口腔残留的牙齿要承受更多的咀嚼压力,这也将加重剩余牙齿的负担,从而可能加速牙周破坏。通过假牙修复,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口腔健康,最终,患者进入维护期,要做到终身定期牙周复查。如有牙周炎症的复发或加重,要及时干预治疗,维护牙周健康。
预防牙周炎其实才是最有效保证牙周健康的方法,对于未患牙周炎的人来说,建议每半年到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让专业的口腔医生定期清洁口腔,保养好牙齿。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的管理,如有吸烟习惯的,建议积极戒烟;患有糖尿病,建议积极控制血糖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维护好口腔及全身健康。
牙周炎不是一种可以被根治的口腔疾病,但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做到在控制病情进展的同时,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达到一种相对健康的稳定状态。大家也无需对此产生恐惧心理,随着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专业的临床医生也会尽可能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维护患者的口腔以及全身健康。
(作者为上海市徐汇区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
五五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