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帮女儿带了八年孙女后,平阿姨想着孩子读书稳定了,就回了老家。那是2013年,没想到刚回去,她就一直拉肚子,起初以为是胃的问题,但治了好几个月都没好转。
后来在社区医院输液时,一位负责任的医生仔细检查后提醒她:“你这可能是个瘤子。”2014年11月,她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做了胃镜,被确诊为结肠癌,肿瘤大小约8×12cm。
她很快接受了手术。术后,她从病友那里看到一本叫《关爱生命》的肿瘤防治手册,对中医调理产生了兴趣。2014年12月9日,她和老伴找到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院长,先开了十付中药试试。
但孩子们坚持要她化疗,平阿姨拗不过,只好同意试一次。没想到化疗才刚开始五分钟,她就浑身大汗、几乎休克,医生赶紧拔了针,建议换药再试,但她坚决不同意继续化疗。
展开剩余51%医生当时说:“不化疗,可能只能活两年。”但平阿姨不愿再冒险。
此时她的体重只剩80斤,身体非常虚弱,吃不下也没力气。她开始服用袁希福院长开的中药,不适感慢慢减轻,感觉有效果,就坚持喝了下去。
她说:“袁院长说安心吃中药有好处,我就听话好好吃。结果精气神真的好了,气色也红润了。到第二年春天,体重涨到了116斤,我从来没那么重过,还特意控制饮食,维持在110斤左右。”
2017年9月,平阿姨参加了第五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说:“吃中药后越来越好,面色好、腿有劲,每天散步锻炼,邻居都说我不像得过癌症的人。说实话,吃袁院长的药,我心里特别踏实。”
2020年10月,她还在巩固服药,平时在家带孙子。2023年回访时,她情况依然稳定。
回过头看,从术后虚弱、化疗休克,到体重回升、气色好转,再到十年如常生活、含饴弄孙,平阿姨觉得中医药的调理在她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她的例子也说明,对于某些不耐受放化疗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运用中医药,或许可以作为改善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
发布于:河南省五五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